|
|
農業部:到2020年中國新型職業農民將達2000萬人 | ||||
發表時間:2018-2-1 9:59:16 點擊數:2007 | 字 體[大 中 小] 雙擊頁面自動滾屏 | |||
“用傳統方法養豬不僅浪費資源,而且效益低下!苯魇「×嚎h經公橋鎮歧田村村民程志遠是個老牌養豬專業戶,如今對于新興的循環生態養殖也是門兒清:種植玉米、紅薯用來喂豬,利用豬糞建起沼氣池,沼氣用來炒菜燒飯,沼液沼渣用來種植蔬菜,收入比以前提高近3倍。這得益于他的一個新身份——新型職業農民。5年來,他多次參加縣里舉辦的免費技術經營培訓,通過考核被認定為新型職業農民。 經過多年持續不懈的奮斗,截至目前,我國像程志遠一樣愛農業、懂技術、善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規模已經超過1400萬人,一大批新型職業農民加速涌現。農業部部長韓長賦表示,到2020年我國新型職業農民將達到2000萬人,成為現代農業先導力量。新型職業農民隊伍初步形成規模,將有力促進“誰來種地”“如何種好地”等問題的解決。 政策措施堅實,覆蓋更廣了。近年來,中央出臺了一系列重要文件進行部署安排,2012—2017年連續6個中央1號文件對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提出要求,陜西、山西、湖南、江蘇等10多個省市區先后出臺專門文件或規劃。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納入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考核,部分省還列入農業現代化或民生工程考核。 制度體系健全,力量更強了。經過探索,目前已經建成從中央到省、市、縣的四級建制,形成了一支擁有近2萬名專職人員和5萬余名兼職教師的農民教育培訓專業隊伍,目前70%以上的示范縣基本建立起“教育培訓、規范管理、政策扶持”三位一體的培育制度。2012年以來,全國共培育各類新型職業農民400多萬人,大多成為家庭農場、農民合作社、農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和骨干。 創新手段方式,路子更寬了。各地突出綠色發展,推動新技術、新成果、新裝備應用。構建新機制,支持鼓勵有條件的農業企業、農民合作社等市場主體,通過政府購買服務、市場化運作等方式參與培育。應用新手段,對接全國農業科教云平臺等農業信息化服務平臺,為農民提供靈活便捷、智能高效的在線教育培訓、移動互聯服務和全程跟蹤指導,實現線上線下融合。(人民日報) |
||||
打印新聞 | 返回頂部 | 關閉窗口 |
![]() |
便民電話 | ![]() |
氣象指南 | ![]() |
列車查詢 | ![]() |
網址大全 | ![]() |
在線翻譯 |
![]() |
電子地圖 | ![]() |
郵政編碼 | ![]() |
航班查詢 | ![]() |
交通違章 | ![]() |
百度搜索 |
山東農機信息網(http://www.hotproductss.com) 濟南市解放路20號農機大廈 |
Email: sdnjltxh@126.com 聯系電話:15726100769 |
備案號:魯ICP備06001558號-1 網站管理 本站聲明 |